;
当前位置: 涿州博物馆 >
东汉鎏金彩绘青铜器

在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一批鎏金彩绘青铜器,虽已略显锈色,但仍然掩饰不住它们曾经的华贵。那么,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事情还要追溯到2005年8月2日。这一天,涿州市文物部门接到市公安局通报,在双塔街道办事处上念头村南,北二环桥西南位置,发现一处洞口,怀疑这里有古墓葬。文物部门立刻会同警方赶赴现场确认保护。到现场后,只见一座砖室墓葬顶部被挖开一个大洞,地表散见有东汉墓砖。也就是说,这里的确隐藏着至少一座古墓。

文物工作人员立即将有关情况向河北省文物局作了电话汇报,经省文物局批准,于当日下午对墓葬进行了勘探。

接下来的时间,文物工作者们开始了紧张而有序地清理发掘工作。

随着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一座坐南朝北的大型砖砌多室墓,呈现在我们面前。该墓平面呈“┛”状,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等六部分组成,墓葬因曾被盗扰,骨架已经散乱,在前室扰土的不同层位中发现一个男性头骨和其它肢骨,在前甬道的底部发现一具散的女性骨架。

发掘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发现,此墓已经被盗掘过四次,那么,还会有珍贵文物出土吗?就在文物工作者心灰意冷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在中室墓底的东、南、北三面发现多件鎏金彩绘青铜器,其中有案、钵、 盘、耳杯、箸等,此外还有彩绘陶器、铁镜及大量五铢钱币。至此,这批在地下沉睡近两千年的鎏金彩绘青铜器展现在大家面前。

鎏金是我国传统的装饰工艺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我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鎏金工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高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且制作时往往把鎏金工艺与鎏银、镶嵌等工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

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件鎏金彩绘铜方形案。它长32.3厘米,宽22.3厘米,高4.6厘米,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斜坡翘起,两边小立沿,平底,底部有四个梯形足。案面鎏金彩绘,彩绘上面用朱砂绘宽带一周。

案,古时是一种类似托盘的桌子,主要用来盛放食物饭碗。古时分食,按照身份、地位、官职以及年龄不同,供食有丰有简,这是一种已成制度的食礼,普遍遵守。在正式宴席上,或在家平时用餐,上菜时,把盛菜的碗(豆或盘),盛酒浆的杯(有时放两个杯,一个盛酒,另一个盛浆。浆漱口用),盛酒的卮(如同今日酒壶),以及筷、匕等,都放在一个食案里,端到食者面前。《夜读拾得录(一○五)·梁鸿与孟光的婚姻》一文中,提到梁鸿和孟光夫妻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句成语,正是说明他们的互敬互爱。颜师古《急就章》注曰: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梁鸿用餐时,孟光托着放有菜肴的食案,恭恭敬敬举到梁鸿跟前。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摆放这批鎏金彩绘青铜器:方形食案上放有盘、钵、耳杯和箸,它们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应是当时贵族高官家备用的高档餐具。

据杨卫东馆长回忆,发掘工作从8月3日持续至 25日,长达23天。虽没有发现关于墓主人身份的任何文字记载,但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及出土骨骸的情况看,墓葬为东汉时期的夫妻合葬墓,且墓主身份不低,至少是一个贵族或俸禄在千石以上的官吏。另外,根据墓葬的规模及砌制方式,应属于甲类墓,这种级别的古墓属我市首次发现,为研究东汉时期上流社会的墓葬形制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工艺技术、人们的思想意识等方面增添了新的材料,意义重大,这批鎏金彩绘青铜器,也填补了涿州文物部门馆藏文物的空白,昭示出涿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底蕴。

宋红艳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光 南京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馆情介绍 | 陈列展览 | 文物赏析 | 文史随笔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化 | 涿州故事 |
涿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0481号  COPYRIGHT(C)2011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建议最佳浏览分辨率:1440*900
博物馆地址:河北省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  E-mail:zhuozhouwenwu@sina.com  TEL:0312-39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