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涿州博物馆 >
博物馆里的涿州故事(溯古篇)——《佟村经幢上记载的医尼德明》

涿州博物馆《石艺通灵》展厅陈列着一件佟村经幢,它是蒙古大朝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僧人墓幢中的一节。墓幢为汉白玉石质,八楞形,高 162厘米,每面宽20~22厘米不等,对角长56厘米,八面刻,先经后记。经文包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佛教咒语“智矩如来破地狱真言”、“生天真言”,前一种汉文楷书,后二种汉、梵两体。其中一面镌:云峰寺主持比丘尼德明塔记。此墓幢发现于涿州市刁窝乡佟村,该地西距涿州城区十余公里;云峰寺,明代以来历代《涿州志》无记载;但当地住民讲,村内旧有寺庙遗迹。

《云峰寺住持比丘尼德明塔记》可辨识文字约230余字:

法讳德明,燕南宛平长乡城人。俗姓张,直翁嫡孙忠义之女,夙丧父母。礼义泉寺清慧大师为师,为闻医药,训号德明。日以戒行精严,诵经不阙。以医药救生为佛事,以慈悲利物为道场。范阳佟村里耆老闻之,请住本寺。寺宇大兵之后,颓毁几尽;由兹经营,佛殿钟楼,蓝宇僧舍,不日而成,璨然为之一新。庚申岁,仲春十有二日,诲其门人,枕肱而逝,享年春秋九十有三。有断发门徒十余人、长发一名,同众耆老立塔于寺之后,故为之记。

大朝中统二年二月一日。断发门徒比丘尼德妙、德玉、祥温、祥贵、祥宋、王惠。俗弟祥廻。

义泉寺主持师兄定慧、法师德瑛。宫村向义、堽头村冯坚、南定卢××。立石人祥补

另外,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下端,刊有“崇祯十七年二月十六日吉重修。 佟村会首善人句景”及当时本村多人题名。据此可知,这尊僧人墓幢在明代末年重修过。


涿州市博物馆馆藏佟村经幢

据志铭记载,墓幢刊立的时间,在蒙古大朝中统二年二月。“大朝”这个国号,是元朝建立前,成吉思汗铁木真创立的“蒙古汗国”的称号,据说是源自铁木真衷心倾慕的契丹太祖阿保机所建的契丹汗国的国号“天朝”。

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经过长期奋斗,逐步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称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大朝”即蒙古汗国的国号;这个时期,蒙古大朝还曾铸造了大朝通宝、大朝金合等国号钱。大朝国号,不仅他们这样自称,当时的宋朝人、金、西夏也这样称呼他们。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于开平,仍称“大朝”,但建年号曰中统,中统年号共使用了五年(公元1260年5月~1264年8月)。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世祖忽必烈宣布国号为“大元”,正式建立元朝,“大朝” 国号取消。

志铭载,幢主德明为“燕南宛平长乡城人。俗姓张,直翁嫡孙忠义之女,夙丧父母。”

宛平县的行政建制最早出现于辽代,辽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县城在今北京市西城区西部。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定都中都。宛平县与大兴区同为中都大兴府的管辖县;元初,废弃中都旧城,在其东北郊建大都城,为首都。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废除大兴府,置大都路,宛平、大兴仍为其管辖县。

“长乡城”,未详何处,或为郦道元撰《水经注》卷十二所记“涿有长乡,不云范阳有长乡,勃氏叙阳乡亭下云,即长乡县也。”

实际上,宛平县长乡,只是她的原籍,而其祖籍则在今浙江省东南部永嘉县。塔记谓其为“直翁嫡孙忠义之女”,按,德明的曾祖张直翁, 永嘉人,南宋诗人,瓜庐诗社成员之一。他到江西筠阳做官时, 瓜庐盟主薛师石曾赠诗《送张直翁之筠阳》;另外,曾写过“绿遍山原百川满,子规声里雨如烟 ”名句的南宋诗人翁卷,也同张直翁过从甚密,曾写过《寄张直翁》一诗:“若向筠州去,惟消一日宽。又无他事阻,自欲访君难。露下秋山洁,鸿飞楚水寒。近诗凡几首,专传写来看。”

据上述可知,这位法号德明、青灯古殿终其一生的张氏女,竟是一位祖籍江南、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至于诗人张直翁的后人是在什么时候流落到黄河之北的中都(按:即今北京,彼时尚称中都)?已不可考。

德明死于大朝中统元年庚申(公元1260年),活了九十三岁。她的生年应该是在1167年,时为金大定七年、南宋乾道三年,据以推测她的青少年时期,应该是在江南生活过一段时光的。

塔记云,幢主父母早丧,可能并未婚嫁,便遁入空门,“礼义泉寺清慧大师为师,为闻医药”。义泉寺,史籍不见载,可能是金、元之际燕南的一座寺庙。清慧大师,应该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医僧,“为闻医药”,即学习医药知识。塔记称她“以医药救生为佛事,以慈悲利物为道场”。后来,因其声誉日隆,范阳佟村里的耆老闻之,便请她来本村云峰寺作住持。此前云峰寺,因“大兵之后,颓毁几尽”这里的“大兵”的破坏,应指金宣宗贞祐三年五月,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破,城池完全被毁,涿州亦毁坏甚剧。而德明住持云峰寺之后,“日兹经营,佛殿钟楼,蓝宇僧舍,璨然为之一新。”

云峰寺是一座尼姑庵,德明是一位医尼,塔记说她“有断发门徒十余人、长发一名”,而为她刻立墓幢的“德妙、德玉、祥温、祥贵、祥宋、王惠”,也皆署为“断发门徒比丘尼”。德明的门徒,大多也应是掌握了一定医药知识的医尼。

在佛教教义中,对于医学不但不排斥,还大力提倡。在佛教的知识体系中,有所谓“五明”的说法,“明”为学问、学科之意,“五明”即指五门学科,包括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其中的医方明便指医药知识而言。在《大藏经》中,涉及医药知识的佛经便有二十部左右,如《佛说佛医经》《佛说佛治身经》《佛说咒齿经》等。历史上,不少僧人均曾援佛入医,以医弘教,佛学与传统医学知识相结合,形成了后世所称的佛医学,并产生了一批僧人医家,形成了独特的僧医群体。而云峰寺主持比丘尼德明,即是活动在金、元之际燕南地区的一位著名的医僧。

杨卫东

 
 
友情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上海博物光 南京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河南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
馆情介绍 | 陈列展览 | 文物赏析 | 文史随笔 | 学术研究 | 历史文化 | 涿州故事 |
涿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冀ICP备15010481号  COPYRIGHT(C)2011 Hebeimuseum ALL RIGHTS  建议最佳浏览分辨率:1440*900
博物馆地址:河北省涿州市华阳西路49号  E-mail:zhuozhouwenwu@sina.com  TEL:0312-3970023